财富经
国盛模具:追求头发丝的精度 不断向上前行
2015-11-03 08:00  点击:201

  成立于1999年10月的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厂,发展成为今天中国精密模具行业的“领头羊。16年的时间,国盛模具究竟如何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有哪些经验值得挖掘?下面我们将一探究竟。

  国盛马自达转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益求精 产品备受青睐

 

  术业有专攻被定义为成功的要素之一,而“做精、做专”一直是国盛模具的发展目标,可见一技之长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可以做出更加精致的产品,国盛模具毫不吝惜对产品的投入。4年多时间内投资上亿元人民币购进精密仪器,拥有瑞士豪泽坐标磨床、日本三井平面磨床、日本牧野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日本和井田光学曲线磨床。产出的成品精度达到了正负0.0002毫米,这一数字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70。精致的产品输出,也为国盛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荷兰、德国等20多个国家。2005年出口额已经达到200万左右美金,2006年出口额达到400万左右美金。

 

  除了对产品要求精益外,人员也要求精益。每个员工进入国盛时,都会要求熟读企业自编的42页册子“礼仪与素养”,怎么干活、如何讲话、怎样打电话、如何为人处事等等,详细而规范,国盛人的“精益”精神通过日常一点点练就。

 

  利益分配 利民利企

 

  有所专长的企业在起点上更具优势,但是想要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还需要在企业管理上下足功夫。国盛模具在管理上采取的是利益分配。抱着“只有让员工先赚钱,老板才能赚钱。”的管理理念,使得“国盛”没有一名员工“外流”。在“国盛”的每位职工都享受免费午餐,每天有15分钟的工间休息时间,春节、“六一”等节日都有“礼”送到,女职工怀孕生产,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外,另增4个月的产前带薪休假。丰厚的薪资待遇,为企业存储了大批人才,同时也成为创新的资本。

 

  自主创新 与时俱进

 

  在国盛模具每年都会有一批技术工人前往日本、德国、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模具工厂培训,这些“海归工人”现在都已成为企业的技术带头人。经过多年奋斗,国盛终于收获了9项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研发出的高精度、多工位级进模,连接器精密冲模等高精密的模具,填补了国内空白。

 

  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占总投资的比例达16%,长期与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引进和培育的是高精尖人才和高端科技。先后攻破了多管集约仿生式自动穿管技术、合纵联横的翅片定位管理技术、全自动供管技术等,第一次将翅片冲床、长U弯管机、自动穿管机进行有机地联接,实现了空调两器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成为引领行业潮流的先行者。

 

  “为中国在世界精密模具的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而奋斗。”这是在国盛模具车间里最醒目的一行字,指引着国盛模具不断向上前行。无论是对产品精益求精,还是优质管理,又或者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国盛模具在坚定的决心中走向成功,并且将走的更远。

 

  (来源:环球贸易网综合整理)

  

此文为环球贸易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于网络的文章,若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联系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