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配附件
从60年剪刀变迁看五金制品市场技术革新
2009-09-03 08:00  点击:127

    随着剪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剪刀已不再是建国初期那个单一的品种和类型,剪刀开始有了新的品种。先后有了家用剪、园艺剪、铁皮剪、裁缝剪、理发剪等等多个类型。从剪刀隐约可以窥见我国五金制品市场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低谷。

理发剪

理发剪

裁缝剪

裁缝剪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剪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忽缺的工具。裁缝要剪布剪线,村妇要剪纸,剪金属皮,牧民要剪羊毛,花匠要剪枝条……可以说,剪刀虽貌不惊人,却用途广泛。那么。功能如此强大的剪刀又是从何时开始被人们应用于生活领域的呢?经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剪刀又衍生出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看笔者给您一一道来。

    在公元前3世纪,埃及人已经开始用青铜制造剪刀了。在孔翁坡神殿(TempleofKomOmbo)的墙上刻有剪刀和一些医学用具。考古学家FlindersPetrie认为交叉型的剪刀在1世纪出现了。5世纪,塞维尔的埃斯多(IsidoreofSeville)描述过当时的裁缝和理发师已经以剪刀为其主要工具。约公元前前5世纪,欧洲开始出现U形的剪刀,直到中世纪才出现交叉型的剪刀。公元6世纪剪刀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江户时代开始大量生产。对中国来说,古代锻造工艺比较发达的是中亚西亚一代,所以类似的技术应该也是在这些地方发展起来的,因此,剪刀可能属于外来物品。

最早剪刀

最早剪刀     

    剪刀在中国的历史悠久。这从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即可略知一二。民间源远流长的剪纸艺术,也从侧面证明剪刀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汉字“剪”的象形意思就是“刀前还有一把刀”。古人将剪刀又称“龙刀”,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现存最早的剪刀实物,是在洛阳发现的,是从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西汉青铜剪刀,长约有20厘米,外形上与现代的剪刀不同。它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有支轴,只是把一根铁条的两端锤炼成刀状,并磨出锋利的刃,然后把铁条弯成“S”字形,使两端的刀刃相对应。这样剪刀在不用时是自然张开的;使用时,人们把两端的刀刃一按,就能剪断要剪的东西。一松手,剪刀依靠熟铁的弹性又复为原状,就像现代人使用镊子一样。因此,这把西汉青铜剪刀可以说是剪刀鼻祖,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有力佐证。    

    到了唐代,剪刀的运用已十分普遍,材质也从青铜发展到银、铜、铁皆有。形状虽仍为“交股屈环”状,然富贵人家对剪刀的装饰却十分讲究。运用錾珍珠地,鎏金錾刻花鸟纹等工艺,十分华贵精美。可见盛唐时期人们对一把剪刀也不惜工本,极尽雕琢装饰之能事。所以剪刀不仅是日用工具,也成为一个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而后剪刀的造型发展成为剪刃末端相叠,由一颗销钉相连,每片剪刀都有独立的圈形柄,以便两指套进,用手指开合而剪。这就是现代常用的剪刀。

铜锈剪刀

铜锈剪刀

    直至今天我们还沿用两千年前古人的这个发明来制造剪刀。 

铜剪刀

铜剪刀

清代剪刀

清代剪刀 

    建国初期时,大多数人还在使用清朝时代产生的铜剪刀和银剪刀等。直到中国当代著名的盛行。

    中国当代著名的剪刀,当数北京的“王麻子”和杭州的“张小泉”,故有“北王南张”之称。

张小泉剪刀  

黑老虎

黑老虎   

    老北京的王麻子刀剪开设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顾客都不约而同地称这个杂货铺为“王麻子刀剪铺”。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后代接办杂货铺,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经营剪刀为主,并在所销售的剪刀上均镌有“王麻子”三字作标志。50年代初期,东便门上天坛一带仍有20余家手工业刀剪作坊继续为王麻子刀剪铺加工,进货仍按过去的标准进行验收。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又在北郊沙河建起了新厂房,充实了设备,进一步改进工艺,使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因此,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1979年,王麻子刀剪厂的产品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经全国评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国第一。

u型剪

张小泉剪刀      

    历史回眸张小泉剪刀的制作,张小泉剪刀有着“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更被誉为“剪刀之冠”。清康熙二年(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后成为闻名遐迩的“五杭”产品之一。宣统元年(1909)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1915年,张小泉近记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1917年张祖盈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1926年获美国费城世博会银奖。1957年“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成立,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剪刀生产企业。

    上世纪50年代,生产一把剪刀是在“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的简陋条件下经过72道工序才完成的,而如今,剪刀90%以上的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序最少的只需9道。随着冲压、注塑工艺的大面积应用,传统的工艺逐渐被遗弃,即使是仍在采用的几道传统工序,也只有退步,没有进步。众多制剪工人年事已高,无法亲自操作。致使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出现传承断档,如今能够从头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不复存在。

    现代剪刀从形状、材料、工艺、质量、品种、功用等都和古代的剪刀有了很大的改进。经过新中国六十年的变迁,剪刀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剪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剪刀已不再是建国初期那个单一的品种和类型,剪刀开始有了新的品种。先后有了家用剪、园艺剪、铁皮剪、裁缝剪、理发剪等等多个类型。

理发剪

理发剪

裁缝剪

裁缝剪

u型剪

u型剪

铁皮剪

铁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