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新股跌破发行价暴露风险 打新理财产品急急变脸
2008-04-03 08:00  点击:33
  中信银行日前对打新产品进行“改良”,该行最新上市的打新产品??新股计划0804号产品,除了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外,配置了多款固定收益类品种,如各类债券、信贷资产及众多货币市场工具。

  记者从杭城多家银行了解到,股市震荡,去年曾经风靡的打新理财产品变脸。
    对债券、票据、信托等众多工具进行高仓位配置,这成为最近打新理财的产品的主要风向。

  去年,有资格参与网下配售被认为是银行新股申购产品一大优势。而中国太保破发,让这些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傻了眼:苦苦守了三个月,最后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些网下配售比例高的打新产品,收益要受影响。”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郭剑说,网下配售的风险本身就比网上配售高,网下配售的资金,分别要等到3个月、6个月或者9个月以后才能出售股票。去年行情好,这个问题被大多投资者忽略了,今年行情不好,情况就出现了。

  今年前两个月,各家银行新股申购产品的收益普遍很低。如中信的一款半年期新股申购产品,截至2月底年化收益只有3.54%。而由于3月新股发行频率过低,前3个月打新股类产品敌不过银行存款收益。

  曾有较高收益预期的银行打新理财产品,遭遇了面市以来的首次收益危机。新股中国铁建上市后,收盘仅上涨28.19%,各家银行打新年化收益不足4%。上周一只上市的新股福晶科技,更是创下今年打新的最低收益,不到万分之二的中签率却使每1万元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只获得了3元收益。

  中信银行凤起支行贵宾理财经理丁志毅分析,“今年打新产品也许只有4%~8%的收益。”而郭剑分析,如果新股产品的收益继续下滑,银行可能会提前终止一些打新产品。

  除了中信外,中行、建行、招商银行、深发展等多家银行推出的打新产品,其投向也不再局限于打新股,对债券、票据、信托等众多工具进行高仓位配置。此外,许多打新理财又强调了中签新股首日卖出,以锁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