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汽配
汽车零部件行业:2008年半年报总结
2008-09-23 08:00  点击:27
    1、收入与利润增速下降2008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9.45%,显著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汽车整车销售的景气下滑影响了零部件行业的增长,一方面国内汽车产量同比增速出现下降,另一方面人民币计价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也出现下滑。

    2、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毛利空间受通货膨胀影响,2007年以来汽车零部件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主要原材料中,钢铁综合价格同比上涨44%,进口天然橡胶价格上涨29%,塑料价格上涨1%-24%不等,其他原材料也有较大上涨。受此影响,上市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2008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4.81%,同比下滑0.56个百分点。

    3、二级市场表现不佳由于较强的周期性,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性明显高于市场水平。2007年9月-2008年8月,WIND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指数累计下跌66.66%,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55.87%。

    4、下半年需求增速和成本双下降下半年乘用车产销可能会出现半数以上的月度同比负增长,如此全年同比增长会降至6-8%,即使再乐观也难以超过10%。同样,国外汽车产销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汽车零部件产销增速继续下滑已经难以避免。从汽车原材料来看,近期价格保持稳定或有所回落,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下行态势。因此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成本压力无疑将有所缓解。

    5、增值税转型影响不大总体上可以认为增值税转型对当期净利润影响不大,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有一定影响。如果公司未来持续新增机器设备,由于对净利润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分期发生,因此未来几年的累计效应是较大的。

    6、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在未来需求增速和成本双下降的情况下,建议考虑两类投资策略:一是保持稳健扩张、增速高于行业水平的公司;二是在前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过程中受伤严重的公司。鉴于行业的整体性以及上述迹象尚需明朗化,我们维持行业“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