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贸易资讯 - 商盟推荐
您好,欢迎访问!
首页 > 仪器/仪表 > 资讯正文

关于“国产高频碳硫分析仪厂家”的相关推荐正文

贵州国产高频碳硫分析仪厂家询价咨询「在线咨询」

来源:钢研纳克 更新时间:2024-05-22 09:16:57

以下是贵州国产高频碳硫分析仪厂家询价咨询「在线咨询」的详细介绍内容:

贵州国产高频碳硫分析仪厂家询价咨询「在线咨询」[钢研纳克619b803]内容: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原理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红外检测原理。将样品和助熔剂(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用钨、锡、纯铁、铜等)放置在陶瓷坩埚或瓷舟内,在通入氧气条件下加热燃烧,样品中的碳和硫分别生成CO2和SO2析出,由载气(氧气)携带进入红外吸收池测定混合气体中的CO2、SO2浓度,通过分析软件计算出样品中碳和硫的质量分数。

碳、硫、氧、氮、氢元素对金属影响

在与金属接触的气体中,无论是地球的大气,真空系统的残留气体,或惰性气体中,总是有氢、氧、氮、碳、硫。因此在地球上不可能得到完全不含“气体”元素的金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探讨和认识气体元素在金属中的行为,已弄清了过去所不知道的固体中气体杂质形成的来源。作为理想的金属晶格而言,氢、氧、氮、碳(硫除外,它不属于间隙相元素),在达到一定浓度值以前,将仅以间隙溶液形式存在。半径分别接近于0.46、0.7、0.71、0.77(A°)的氢、氧、氮、碳的原子填充到金属晶格的结点中间并不置换金属原子,使晶格对称性稍有扭曲。除间隙固溶体外,气体在金属中还能以剩余相(凝聚相和气态相)形式,围绕位错堆聚的形式以及在内表面上的吸着形式存在。

气体元素能使钢材产生缩孔、气泡、疏松、点状偏析、裂纹等缺陷。缩孔是钢锭冷却收缩时,因无液体补充而在钢锭内部形成的孔洞。钢中气泡是由于钢锭凝固时,碳-氧反应生成的气泡来不及排除就被围在钢锭内部产生的。疏松是一种微小孔洞分布在钢材内部。点状偏析形成的原因是钢件中已凝固或已呈糊状的金属部份,存在气泡或收缩孔隙,这些位置随后为富含低熔点组元和杂质的溶液所填充,就造成了点状偏析,点状偏析严重的钢中气体元素含量往往较高。而裂纹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钢液凝固过程中发生了夹杂质物的集聚和气体溶解度的降低,并且一般集中在晶粒边界,形成了薄弱环节,以后当热处理或压力加工时产生的应力超过强度时,这种地方容易开裂产生裂纹。钢中气体元素除了与其它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许多缺陷外,其本身还会对钢材性能产生各自独有的影响。

碳硫分析仪使用及维护的注意事项

1、碳硫分析仪测试时间应用3-4个标样作曲线,若用单一标样定标与被测试样含量相近为宜,否则会造成因计算问题,出现偏差。

2、电弧燃烧炉使用时应根据箱体面板上的电流表,调节电极棒端部对坩锅内试样间隙。3、电弧燃烧炉工作以后,坩锅和坩锅座的温度较高,不要用手去触摸它们,以免。

4、连接好电源线后,必须立即用试电笔检测坩锅座及壳体是否带电,坩锅座若带电应

将电源之相、中线互换后再用试电笔检测;若壳体有极弱的带电,应接好安全地线后再用试电笔检测。

5、碳硫分析仪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次需要点燃时,只要将“引弧”按钮瞬间按动一下,即可松手,就能高速点燃试样。

6、遇有碳硫分析仪测试有稳定时,可用连通器压差法进道漏气检查。

7、操作本炉时,对气路系统运用,必须采用“前大氧、后控气”的工艺,调整氧压至0.04兆帕,调节流量计流量为80-120升/小时。

红外碳硫分析仪与高智能碳硫分析仪两者用途上的区别

高智能碳硫分析仪采用中国测定原理设置而成,配备了电子天平实现了不定量称样测定,触摸式薄膜按键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并可贮存四条工作曲线,检测结果大屏幕液晶显示并直接打印,碳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三位、硫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四位,其精度已优于中国。

红外碳硫分析仪主要用于冶金、机械、商检、科研、化工等行业中的黑色金属、有色属、稀土金属无机物、矿石、陶瓷等物质中的碳、硫元素含量分析。分析仪器的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燃烧样品,红外线吸收法测试样品中碳硫两元素质量分数。具有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等特点。

高智能碳硫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钢铁、其它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适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加工、铸造有色金属等行业化验室进行碳、硫质量分数检测的主要手段。是分析工作者检测碳硫的理想设备。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国产高频碳硫分析仪厂家的钢研纳克于2024/5/22 9:16:57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m.herostart.com/qynews/bjgynk-2756866469.html

上一条:单面凹发泡橡胶减震垫板价格即时留言「森威建材」

下一条:周口截齿堆焊机公司来电洽谈「高力热喷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环球贸易资讯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环球贸易资讯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