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贸易资讯 - 商盟推荐
您好,欢迎访问!
首页 > 建筑/建材 > 资讯正文

关于“镁晶板风管耐火极限”的相关推荐正文

镁晶板风管耐火极限服务周到「美德建材」

来源:美德建材 更新时间:2024-05-22 09:51:40

以下是镁晶板风管耐火极限服务周到「美德建材」的详细介绍内容:

镁晶板风管耐火极限服务周到「美德建材」[美德建材00b423f]内容:

      防火板制作1 材料选择:材料采用纤维增强硅酸盐防火板,耐火极限要求根据防火板材厚度选择,采用9mm镁质纤维增强板。2 包覆区域: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防火阀两侧各2米的范围。

标准防火板尺寸为2440x1220x9mm,对于风管边长尺寸超过2440mm的风管,存在防火板的拼接,拼接时采用100mm宽的防火板条,置于防火板的拼接缝处,缝隙处采用不燃嵌缝腻子填缝填孔,两侧用M4x35的自攻螺丝钉固定于风管上。具体做法见图一。

对于特殊部位,如弯头,变径处的下料。弯头当其內弧半径小于等于300mm时,圆弧用弦代替;內弧半径大于300mm时,圆弧用折线代替。风管的三通、四通宜采用分隔式或分叉式;弯管、三通、四通、大小头的圆弧面用折线面代替。风管每节管段(包括三通、弯管等管件)的两端面应平行,与管中线垂直。自攻螺丝钉间距150mm。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且应与排烟风机联锁,当任一排烟口(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2  排烟口(阀)的设置宜使气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其安装位置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3  当火灾确认后,同一排烟系统中着火的防烟分区中的排烟口(阀)应呈开启状态,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

4 在多层建筑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其排烟量由疏散走道面积和需排烟的各个房间的面积比较,按其面积每平米不小于120m3/h计算确定。

5  防烟分区的排烟口距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 (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7、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下列表规定确定: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h 〈20层 25000~

               30000 20层~32层

35000~40000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

/h

               〈20层 防烟楼梯间 16000~20000 〈20层 合用前室 12000~16000 20层~32层 防烟楼梯间 20000~

               25000 20层~32层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h 〈20层 22000~27000 20层~32层

28000~32000

上述按开启2m×1.6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0 m/s。

复合镁质包覆风管

施工注意事项

1、 从事电气焊或气割作业前,应清理作业点周围的可燃物体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对需要办理动火证的场所,在取得相应手续后方可动工,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2 、风管及部件在吊装前,应确认吊挂点的强度和绳索绑扎的牢固可靠性是否符合吊装要求,正式起吊时应先试吊,试吊距离一般离地200~300mm,仔细检查升降车、倒链或滑轮受力点和捆扎风管的绳索绳扣是否牢靠,风管的是否正确无倾斜,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

3、 风管穿越彩钢板时,特别注意结合部位的密封,必须打密封胶,应用无明显色差的彩钢板或塑料板将风管周边围堵并打胶,以便达到洁净等级的要求。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镁晶板风管耐火极限的美德建材于2024/5/22 9:51:4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m.herostart.com/qynews/meide66-2756913619.html

上一条:北京除沫桨搅拌器信息推荐「中拓鼎承」

下一条:丽水茶叶揉捻机器价格了解更多「在线咨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环球贸易资讯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环球贸易资讯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